苦菜
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 
别名: 天香菜,荼苦荚,甘马菜,老鹳菜,无香菜,女郎花,鹿肠马草,荼,芑,荼草,选,游冬,野苦马,青菜,紫苦菜,堇菜,苦苣,老鸦苦荬,滇苦菜,苦马菜
盛花季: 夏季秋季
科属: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桔梗目 菊科 苦苣菜属
最后更新: 2019-10-10 10:29
浏览次数: 167
 
苦菜介绍

苦菜的介绍

苦菜为菊科植物苦丁菜的嫩叶。药食兼具多 年生草本植物。药名叫败酱草,异名女郎花、鹿肠马草。
民间俗称苦菜,别名天香菜、荼苦荚、甘马菜、老鹳菜、无香菜等,因其叶似蛇形,山东也叫蛇虫苗。
味感甘中略带苦,可炒食或凉拌。凉拌时先将苦菜择好洗净,过水轻焯控干晾凉,姜蒜切末,加入盐、鸡精、香油、白糖、米醋、辣椒油少许,搅拌均匀后装盘即可。有抗菌、解热、消炎、明目等作用。

苦菜的形态特征

苦菜为多年生草本,高30-100 (-200) 厘米;根状茎横卧或斜生,节处生多数细根;
苦菜的茎直立,黄绿色至黄棕色,有时带淡紫色,下部常被脱落性倒生白色粗毛或几无毛,上部常近无毛或被倒生稍弯糙毛,或疏被2列纵向短糙毛。
基生叶丛生,花时枯落,卵形、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 (1.8-) 3-10.5厘米,宽1.2-3厘米,
不分裂或羽状分裂或全裂,顶端钝或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粗锯齿,上面暗绿色,背面淡绿色,两面被糙伏毛或几无毛,具缘毛;
叶柄长3-12厘米;
茎生叶对生,宽卵形至披针形,长5-15厘米,常羽状深裂或全裂具2-3 (-5) 对侧裂片,顶生裂片卵形、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具粗锯齿,两面密被或疏被白色糙毛,或几无毛,上部叶渐变窄小,无柄。
花序为聚伞花序组成的大型伞房花序,顶生,具5-6 (7) 级分枝;
花序梗上方一侧被开展白色粗糙毛;总苞线形,甚小;苞片小;
花小,萼齿不明显;花冠钟形,黄色,冠筒长1.5毫米,上部宽1.5毫米,基部一侧囊肿不明显,内具白色长柔毛,
花冠裂片卵形,长1.5毫米,宽1-1.3毫米;雄蕊4,稍超出或几不超出花冠,花丝不等长,近蜜囊的2枚长3.5毫米,下部被柔毛,
另一2枚长2.7毫米,无毛,花药长圆形,长约1毫米;子房椭圆状长圆形,长约1.5毫米,
苦菜的花柱长2.5毫米,柱头盾状或截头状,径0.5-0.6毫米。
苦菜的瘦果长圆形,长3-4毫米,具3棱,2不育子室中央稍隆起成上粗下细的棒槌状,
能育子室略扁平,向两侧延展成窄边状,内含1椭圆形、扁平种子。开花时间7-9月。

苦菜的生态习性

常生于海拔 (50-) 400-2100 (-2600) 米的山坡林下、林缘和灌丛中以及路边、田埂边的草丛中。

苦菜的栽培技术

苦菜又叫基荬菜,是人们喜食的一种多年生野生蔬菜,它不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而且还有清热解毒等医疗作用。
苦菜适应性很强,在田间、路旁均能生长。
若塑料大棚人工栽培,比露地早上市40--50天,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。
其栽培技术如下:
播种
播种时间大棚栽培苦菜的播种适应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。过晚苗小,抗寒、抗旱能力低,产量下降。
由于苦菜种子没有休眠期,采种当年即可播种生产。首次种植可以采野生苦菜种子。

播种方法
苦菜的生长,要选择疏松肥沃的地块播种,
播前深翻细耕,结合整地每亩地施有机肥3000公斤,然后按扣棚面积做畦,
一般畦宽1米,畦面开8厘米深小沟7条,沟距12厘米。浇透底水,水渗后将种子播于沟内,用细土将沟覆平。
畦面加盖塑料薄膜保温,并在膜上加盖草苫,以防日晒高温影响萌芽。一般每平方来播种量为3克。

田间管理
播种后7--8天即可出苗,刚出土的幼苗根系细弱,要通过喷水保持盆土湿润,
以防干旱苗枯浇水2--3天后及时松土,既可抑制盆土水分蒸发,又能促进根系生长。
杂草是影响幼苗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,所以要随时拔除。
立秋后,天气凉爽,苦菜生长比较旺盛,为促其根系粗壮,积累更多养分,需结合灌水追一次稀大粪,每亩1000公斤。

第二年管理
扣棚
为使苦菜及早上市,又不致遭受冻害,一般要在3月上、中旬和上棚膜。
盆土化冻后,搂去地面的枯叶杂草。当地下5厘米盆土达到4--5摄氏度时,苦菜便开始发新芽返青。

肥水
如果冬天积雪少,盆土墒情不好,要在返青后3--5天灌一次水,以能湿透15厘米土层为准,
水量过大会降低地温,影响生长,以后根据盆土情况,到收获前灌1--2次水即可满足需要。
苦菜以食叶为主,需氮较多。为了获得高产,需在2--3叶期进行一次叶面追肥,喷施0.5%的尿素溶液。

湿度
苦菜喜欢冷凉的气候条件,棚内温度过高不利于生长,所以当棚温达到25摄氏度时要及时通风降温,保证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。
当叶生长到4厘米以上时,便可收获上市。

苦菜的病害防治

苦菜病虫害较少。
常见病害
主要有叶斑病、霜霉病,可于发病初期分别选用百分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百分之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,7至10天1次,连喷2至3次。

虫害
主要有蚜虫、红蜘蛛,可分别选用百分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百分之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苦菜的品种分类

苦菜随地域的差异,所指植物不同。一般是指菊科(Compositae)、苦苣菜属(Sonchus)一类植物。该属据资料记载有九种,分别是:
1、苦苣菜:Sonchus oleraceus Linn.
2、苣荬菜:Sonchus arvensis Linn.
3、花叶滇苦菜:Sonchus asper (Linn.) Hill.
4、短裂苦苣菜:Sonchus uliginosus M. B.
5、长裂苦苣菜:Sonchus brachyotus DC.
6、南苦荬菜:Sonchus lingianus shih
7、全叶苦苣菜:Sonchus transcaspicus Nevski
8、续断菊:Sonchus asper (L.)Hill.
9、沼生苦苣菜:Sonchus palustris Linn.
10.山东省滨州市地区叫蛐蛐菜。

苦菜的分布区域

苦菜分布很广,除宁夏、青海、新疆、西藏和广东的海南岛外,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
苦菜在苏联、蒙古、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。

苦菜的食疗或药用价值

护花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、医疗的依据。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,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。
终极护花任务:爱自己,就从实际出发,谨遵医嘱。对于疾病,不粗心大意、不推延、不放弃希望,勇敢面对,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,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。所含成分
每100克苦菜嫩幼苗含蛋白质2.8克,脂肪0.6克,粗纤维5.4克,糖类4.6克,胡萝卜素540微克,维生素 B10.09毫克,维生素B20.11毫克,维生素 PP0.6毫克,维生素C19毫克,维生素E2.93毫克,钾180毫克,钙66毫克,铁9.4毫克,锌0.86毫克,磷41毫克,还含有17种氨基酸,其中精氨酸、组氨酸、谷氨酸含量最高,占氨基酸总量的43%。此外,另含有蒲公英自醇、甘露醇、蜡醇、胆碱、酒石酸等多种成分。
苦菜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、止痢等功效,主治痢疾,黄疽,血淋,痔瘘等病症。

食用价值
1、防治贫血,消暑保健。苦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以及钾盐、钙盐等,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,
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,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。
2、清热解毒,杀菌消炎。苦菜中含有蒲公英甾醇、胆碱等成分,
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、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,
对肺炎双球菌、脑膜炎球菌、白喉杆菌、绿脓杆菌、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,
故对黄疸性肝炎、咽喉炎、细菌性痢疾、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、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。
3、防治癌症。苦菜水煎剂对急性淋巴型白血病、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,
还可用于防治宫颈癌、直肠癌、肛门癌症。

药用价值
保健原理与功能:
苦麻菜对糖尿病患者有着明显的效果,因为糖尿病是典型的内分泌失调症——富贵病。
按食物的五味讲:苦、辣、酸、甜、涩,平时我们吃的香甜的食物过多,而苦涩的甚少。
所以久而久之的食物营养失衡就导致了内分泌失调。苦麻乃枯涩之物,可以弥补现代饮食的五味,对糖尿病患者极佳。
实际任何人都应该常食此物。很多以此物为茶的人说,自从喝了苦麻菜茶后就没有得过感冒。
苦菜本身就是消炎去火之物,预防流感肯定是有效的。
对增强现代亚健康人群自身免疫力是种很好的野菜保健品。对当今流行的“猪流感”更是首选预防茶。
如能申请专利就可以发展到世界各地,为天下百姓造福了。

由上诉所得
如今糖尿病人非常多,好感冒者也多,便秘体毒者更多,此茶急人之所需,对现代人的亚健康症状有着显著效果。
现代正是经济高速发展之际,正需要这种纯天然绿色的有机保健品。
销售以北京为中心,面向全国。中国不缺人才,只要敞开胸怀就可。
管理已经成熟,只要管理者负责即可。所以五要素可以完善,我们的成功率就高。
苦菜茶项目是未来农业的新趋势,把农业与商业良好结合。让农民与时具进,促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生态生产。

苦菜的文献资料记载

《尔雅·释草第十三》,"荼,苦菜"。苦菜为田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,菊科。
《诗经·国风·邶国之谷风》有"谁谓荼苦,其甘如荠"。
《诗经·国风豳国之七月》有"采荼樗薪"。
《诗经·大雅·绵》有"堇荼如饴",一般都认为上述诗中之"荼"是指苦菜。
三国吴国陆玑《毛诗草木鸟兽鱼疏》记苦菜的特征是:生长在山田或沼泽中,经霜之后味甜而脆。
明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七"苦菜"条记:初春时生苗,茎中空,折断时会流出白汁,开黄花和野菊相似,其种子附生白毛,能随风飘扬。
苦菜是荼的本义,其味苦,经霜后味转甜,故有"其甘如荠"、"堇茶如饴"。
更多»苦菜相关养植知识
0相关评论
网站首页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闽ICP备17002783号